摘? 要:伴隨新課標的普及,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普及作文知識,還要提高作文能力。然而事與愿違,很多教師沒有做好這項工作,致使學生作文水平偏低。為此,本文就如何創新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展開探討,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進方法
前言
陶行知是教育大家,他曾說過:“寫作和說話一樣,并非什幺難事?!睂W生之所以存在寫作障礙,根源在于教學方法過于老套。新課標的實施,為作文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教師要對現行方法進行改進,以此喚醒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诖?,本文先分析教學問題,再歸納改進方法,希望對提升作文教學質量有一定幫助。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模式老舊
初中是學生成長關鍵期,教師理應把握時機,不斷完善教學。從實踐的角度來看,能意識到這一點的教師不多,大多數教師依然重知識輕能力。依托錯誤理念設計的教學方案,必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如此一來,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消失殆盡。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脫離生活體驗
語文源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在生活中蘊含豐富的作文素材,只有深度發掘,才能轉化成教學內容。很多教師并未開展此項工作,教學內容仍局限在課本,這會讓學生的眼光過于狹隘。另外,沒有往教學活動中注入生活元素,就無法拉近語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整堂課上,學生的體驗感很差,自然不愿將內心情感表露出來。作文中缺少情感,就等同于失去靈魂,勢必無法引發讀者共鳴。
(三)教學指導不當
教學進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學質量。教師很少認識到這一點,一門心思撲在進度上,并未給與學生正確指導。一般來說,教師會手握兩板斧,一是標記出作文中的錯別字,二是使用套話進行點評。這樣的指導對學生的成長毫無幫助,只會讓學生深陷困惑不能自拔。
二、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方法
(一)端正教學態度
要想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端正教學態度。通過對新課標的深刻解讀,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以學情為基礎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隨著計劃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作文水平顯著提高。
《背影》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可以將情感表達作為教學主題。教學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喚醒回憶。上課之初,教師讓學生列舉表達感情的詞匯。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不一會就說出很多,如高興、沮喪、愧疚。第二步,促進思考。待學生說完,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即描述出某個詞匯的對應場景。有學生說獲得好成績的時候,自己就很開心。有學生說做錯事挨批后,就會很沮喪。還有學生說明明自己很努力,但結果不盡如人意,這時就會感到愧疚。第三步,解讀文章。在《背影》一文中,也蘊含著思念和愧疚之情,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到表達情感的話語。第四步,撰寫作文。在分析完這些話語后,教師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即能不能以情感為題,參照《背影》的寫作手法,撰寫一篇作文。
(二)激發寫作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敝挥袑W生對寫作感興趣,才會積極投身到寫作事業中。實踐證明,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興趣,那幺就需要教師創新教育教學。通過教學活動,既讓學生知道如何表達內心真實想法,又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使用修飾詞語。
以《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課為例,闡述如何激發寫作興趣。教師不能用條條框框約束學生思想,而是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比方說學生想要寫景,教師就可設計一系列問題,即你所見到的最美景色是什幺?你的判斷依據是什幺?是因它的氣勢恢宏?還是因為它充滿靈動的生機?如果讓你進行描繪,你想如何將這種美傳達給他人?問題設置要有層次性,這樣才能逐步引導學生,最后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
(三)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和寫作本是一家,當前初中生的閱讀知識儲備量嚴重不足,從而導致作文水平不高。教師要對癥下藥,擴大學生的閱讀積累,以此補充寫作素材。需注意的是,閱讀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升華手段。當一篇文章中出現學生從未體驗過的事物時,就需要他們一邊閱讀,一邊想象,將事物盡可能生動的描繪出來[3]。
比如在講授《藤野先生》一文時,教師就可將人物描寫當做主題,開啟一次閱讀旅行。在課前,教師布置一項任務,找出有關人物描寫的文章。經過多方搜集,學生給出一些文章,如《我的母親》。教師讓學生簡要復述課文,并歸納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觀點。作者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而在《藤野先生》中作者著力表現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引導學生感受不同文章的精彩,促進他們的情感把控能力發展,為后續寫作做好鋪墊。
(四)重視寫作創新
本文地址:/cz/29368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