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鐘義見)11月20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學術交流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云南民族大學召開。會議由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共青團云南民族大學委員會、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共同舉辦。
學術交流會分為開幕式、高校紅色社團代表交流匯報、論文作者代表交流匯報三個環節組成。開幕式由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江屏主持。云南民族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副處長郭文韜致開幕辭,并宣讀了云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發來的賀信。賀信期望云南民族大學繼續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陣地建設,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貢獻更多的理論和人才支持。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春波教授宣讀論文獲獎名單并為獲獎代表頒獎;隨后,論文獲獎代表與到場嘉賓合影。
在高校紅色社團代表交流匯報環節,全國19家高校紅色學生社團和13個論文作者參與交流和分享。云南民族大學團委副書記徐興文針對高校紅色社團代表發言作出點評。他認為,新媒體時代下,除了傳統方式的宣傳,新興媒體宣傳也是擴大紅色社團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個高校紅色社團都要加強指導教師的遴選、學生骨干的培訓、精品課程的打造,這些都是我們未來要去努力的方向。
云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蘇麗杰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指出,我們要弄清楚“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課堂、主陣地、主渠道,是進行傳承紅色基因的關鍵課程。大學生紅色社團是對主課堂很好的拓展和延伸,具有特殊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對于怎樣做好學生紅色社團工作,蘇麗杰提出了“六個立足”:一是立足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二是立足于學科特點、學校特點、專業特點開展系列主題鮮明的活動;三是立足于創建宣講團,充分發揮好紅色社團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中的宣傳引領功能;四是立足于將思政工作的傳統優勢與現代新媒體技術相融合,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實現融媒體創新發展;五是立足于創建“大思政”格局,形成“本碩博、各專業、校內外”的融合發展,同向同行,體現“全覆蓋”“全員性”“全過程”“全方位”;六是立足于通過科學理論的魅力,主題活動的吸引力,團結、凝聚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生紅色社團的學習工作中來,建立長效機制,實現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社團的發展力、影響力和美譽度。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此次學術交流會的舉辦,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推動高校紅色社團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工作水平,傳播正能量,堅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擔當好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本文地址:/dxjy/242162.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