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明確指出,信息技術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然而,在部分農村地區,信息技術的教學地位較為低下,校內設置的課時較少,階段性考核機制不足,學生缺少實踐操作的機會,導致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在此背景下,想要取得理想教學成效,就需要教師正視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針對性教學措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诖?,本文主要研究新課改背景下的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6-00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40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出于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的目的,近年來很多教師開始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在積極響應新時代號召的同時,不斷增強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的緊密聯系,以快速實現優化配置與使用現代教育資源。與其他文化課相比,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和形式別具一格,教學難度稍大,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實操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導致很多學生覺得信息技術課程很難學習[1]。因此,想要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實踐教學難度,教師必須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改進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
21世紀,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信息技術早已全面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無處不在,無處不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不僅需要掌握多項知識技能,還需要養成自主探究知識的習慣,具備適應時代發展的資源支配能力、跨領域合作能力、高情商合作能力、高效能溝通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這正是對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最有效落實[2]?;诖?,學好信息技術知識已然成為時代發展的號召,這便要求現代高中生要扎實掌握基礎信息技術常識與操作技能。
二、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實踐調查結果表明,部分農村高中設立信息技術課程與實際教學情況良莠不齊,導致農村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在每節課都要穿插講解一些學生本該在初中時期學過的知識,無形中增大課堂教學容量。同時,教師要考慮照顧每個基礎差的學生,便需要放緩教學節奏。以上這些問題都與教學課時本來不夠產生了嚴重的沖突。這都給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的現實問題,甚至是教學難題[3]。
(一)信息技術課程不受重視
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高中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都難以抓住其核心要求,導致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很難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原本具備的教學作用與優勢。在互聯網時代,很多學校的網絡覆蓋率也大有提升,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們的生產作業建立起密切聯系,信息技術成了高中教育體系內的重要學科,對培養農村高中生綜合素養有著重要影響[4]。然而,進行實踐教學時,部分教師與學生都不太重視信息技術課程,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術學科并未囊括在高考范疇中。因此,很多學校都以文化課教學為首要,從而“冷落”了信息技術教學。
(二)缺少自主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和中小學生相比,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踐學習經驗,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他們通常會按照自身主觀意愿來選擇學習內容,教師也不會過度干預學生。因此,很多學生都對信息技術存在一些誤解,將其和電子游戲畫等號,并未真正認識到學好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也難以實現借助信息技術給文化課學習提供更多依據。
(三)教學內容存在滯后性
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導致其相關內容的更新速度非???,與此同時,也應及時更新相應的教材內容,以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現階段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需求。然而,通過開展實踐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均衡,導致針對信息技術的課本教材上存在巨大差異,大多數學校紛紛以新課標為指導自主研發適用于本校的校本課程,在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積極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而部分農村高中針對信息技術的課本教材很少更新,教學內容陳舊落后,脫離時代發展步伐,給實踐教學的開展造成極大阻力。
(四)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新課標注重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高中信息技術的實踐性很強,需要學生自主操作、實踐,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然而,目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還是以知識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不能夠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的本質和具體操作,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達不到新課改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新課改下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本文地址:/gzjy/293703.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