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藥股份(600664)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02億元,同比上漲18.66%,其中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4.63億元,醫藥商業主營業務收入為92.7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1億元。 報告期內,對公司利潤影響因素: 受后疫情時代的恢復性促進,公司工業板塊重點產品出現銷售回暖情況。公司通過在行業內積極發聲,提升品牌影響力,提高消費者認知,并通過推廣拉動消費購買力促使公司利潤達成。同時,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開展各項生產經營工作,合理匹配資源,有序開展各項生產經營工作,全面落實公司各項發展戰略和既定工作計劃,全力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為公司帶來積極正向影響。 1、報告期內,公司聚焦目標管理,持續梳理產品,細分渠道和終端資源,不斷提升團隊專業化能力,公司工業部分同比銷量增長26.2%,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品種結構較同期明顯改善,毛利水平較同期增長7.26%,2021年盈利水平較同期大幅提升。 2、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和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及績效管理體系,為公司市場化經營機制轉型和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3、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實施精益管理,管理效率和產能利用率均得到提高,導致公司成本費用進一步降低,利潤同比增加。 4、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增加系下屬分公司處置閑置資產獲得征收補償款21,114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重點推進了以下工作: 產品營銷方面,公司持續梳理產品、渠道和終端資源,強優勢補短板,聚焦核心產品,強化品牌營銷力,優化渠道終端,聚焦專業領域,重點業務、細化團隊、聯動支持。一是擴充專業團隊、拓展業務渠道,重視與頭部商業客戶、醫藥連鎖企業合作,增強產品終端引領能力,提升終端市場潛力;二是繼續擴大潛力渠道,與眾多大型電商平臺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積極拓展線上渠道,加快產品多途徑銷售建設,提升產品市場拓展能力;三是聚焦中藥板塊、生物板塊,促進一體化經營;四是強化品牌營銷力,多渠道開展品牌推廣活動、新媒體廣告投放,促進產品到終端的觸達;五是加強業務聯動支持及服務,從多方面聯動維度入手,提升運營效能,完善公司經營質態。 在產品研發方面,公司繼續強化在神經、腫瘤、兒科、消化、呼吸、皮膚等領域的產品結構,開發有技術壁壘的高端制劑,推進公司產品升級的進程。繼續推進一致性評價工作,本年度阿莫西林膠囊、辛伐他汀片、阿奇霉素片、注射用頭孢唑林鈉均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注射用頭孢美唑鈉、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等12個品規的一致性評價品種已進入審評階段,其他品規的一致性評價工作均有序進行;加快開展新品種研發工作,口服補液鹽、乳果糖口服溶液等陸續完成放大研究工作,穩步推進其余項目研究工作;與歐美、日本等多家國內外公司洽談合作開發與產品引進,優化產品結構,多途徑豐富產品管線,推動公司的持續發展。 在產品生產和產能布局方面,克服了疫情不斷反復、新銷售渠道需求驟增等因素,通過推行精益生產、完善工業企業PSQDC指標管理體系、優化制度流程等多措并舉,提升生產運營質量,持續優化產、銷、存信息化平臺,加強供應鏈體系關鍵數據信息共享及追蹤,保質保量、低成本、高效率的滿足多元化銷售渠道的市場需求。公司持續推進化學原料藥布局等重點項目、完成兩廠搬遷工作和中藥板塊整合,形成了抗生素原料與制劑、化學藥品與保健食品液體、化藥藥品與保健食品固體、中藥(含飲片)前處理與制劑、化學藥物與抗生素原料、生物藥原料與制劑、兒童藥固體制劑七個核心制造基地,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產業鏈布局,強化公司產品優勢、產能優勢。 在人才建設方面,公司結合發展戰略需要,搭建更加扁平化和貼合市場化發展的組織架構,并持續優化人員結構。同時,公司啟動人才梯隊建設,完善內部人才發展與培養機制,開展人才評估及盤點,評估關鍵人才、識別潛力人才,打造管理、專業和操作通道不同層次的人才梯隊。公司通過薪酬激勵體系的落地實施,有效實現薪酬與績效聯動,強化對高績效員工的激勵作用,助推組織績效提升和經營目標達成。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在業務賦能、創新驅動和數字化基礎支撐等方面提升公司整體經營質量和效率。報告期內重點針對醫藥商業領域,實現業務財務融合及數字化會員營銷;針對醫藥工業領域,完成生產全過程數字化和可視化建設;以及針對數字化基礎支撐領域,完成主數據和數據架構治理及統一數據應用基礎平臺等工作。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回顧近十年的醫改歷程,保質控費已經成為醫改持續不變的主題,醫保目錄實行申報制,集采步入常態化和制度化,改革支付方式控費,帶量采購政策倒逼醫藥創新。醫療端逐步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加速建立醫聯體、醫共體、國家醫學中心,互聯網醫療登上舞臺。藥品端深化藥審改革,強化監管,提高藥品質量。我國醫藥行業規模效益逐漸顯現,具有潛力巨大、健康、快速發展的特性。傳統化學制藥增長速度將逐步放慢,中藥和生物藥品將成為行業主要增長點?;瘜W藥物、中藥和生物藥品將平分秋色,成為未來醫藥行業的重要特點。在此背景下,制藥企業需要持續開展產品創新和自身轉型升級的加速推動,加劇行業具備創新轉型意識的龍頭企業在行業格局的重塑過程中將勝出。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2021年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29,288.5億元,同比增長20.1%;醫藥制造行業利潤總額6,271.4億元,同比增長77.9%。 三、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 ?。ㄒ唬┲鳡I業務與產品 公司專注于醫藥健康產業,主要從事醫藥研發與制造、批發與零售業務,是集醫藥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國內大型高新技術醫藥企業,根據中國證監會頒發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21修訂),公司所處行業為醫藥制造業(C27)。1993年6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600664.SH),是全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龍江省首家上市公司。2021年,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對下屬資產及業務板塊進行了整合,打造了旗下醫藥商業上市平臺(人民同泰(600829),600829.SH),實現了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獨立經營、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 公司醫藥研發與制造業務涵蓋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生物制劑、中藥、保健品等產業領域,產品聚焦抗感染、心腦血管、感冒藥、消化系統、抗腫瘤藥以及營養補充劑等治療領域,在產在銷品規255個,主要產品包括復方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阿莫西林膠囊、雙黃連口服液、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拉西地平片、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鹽酸羅沙替丁醋酸酯等。 公司醫藥批發與零售業務主要通過旗下上市公司人民同泰開展,人民同泰是黑龍江省醫藥商業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業務范圍集中在黑龍江,輻射吉林和內蒙古,經營產品包括中藥、西藥、保健品、日用品、醫療器械、玻璃儀器、化學制劑等。 ?。ǘ┕窘洜I模式 1、醫藥工業經營模式 ?。?)生產模式:公司嚴格按照GMP的要求組織生產,從原料采購、人員配置、設備管理、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包裝運輸等方面,嚴格執行國家藥品GMP規范。 ?。?)采購模式:公司通過對供應鏈物料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深入研究,以招標采購、集中采購、戰略采購和平臺采購等專業化管理方式控制采購成本;通過對供應商生命周期的科學高效管理,深入挖掘供應商資源,通過供應商績效管理維護準入及退出的機制,實現供應商的優勝劣汰,確保供應商體系的良性發展;通過物料需求計劃的信息化管理、準時制采購訂單管理等方式,合理控制庫存,降低資金占用,實現高效、優質、低成本的供應鏈管理。 ?。?)銷售模式:公司順應國家醫藥政策及醫藥行業發展趨勢,科學細分醫療市場和藥店零售市場,通過組建OTC事業部、Rx事業部、招商事業部、電商事業部、專業分支及商務團隊,在保證產品適應各類場景供應的情況下,全面滿足零售終端、醫療終端和電商平臺的業務發展需求。 2、醫藥商業經營模式 ?。?)醫藥批發業務經營模式 公司的醫藥批發業務模式是依托已經建立的藥品配送平臺,針對醫療客戶、商業客戶、第三終端客戶開展全方位的藥品配送服務。公司根據需求從上游供應商采購商品,經過驗收、存儲、分揀、物流配送等環節,將藥品銷售給下游客戶,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合理調配資金,實現利潤最大化。公司醫藥批發業務以純銷業務為主,調撥業務為輔,批發業務配送的商品主要是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公司與國內多家合資企業及國內知名藥品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其中與多家合資及國產藥品生產企業簽訂了獨家經銷或一級經銷協議,擁有穩定的購進渠道??蛻糁饕譃槿悾阂皇轻t療客戶,主要包括三甲級、二甲級以上的公立醫院;二是商業客戶,主要是藥品批發企業、大中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三是第三終端客戶,第三終端客戶又細分為醫療客戶和商業客戶,第三終端醫療客戶是指政府開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三終端商業客戶是指單體藥店、民營醫院、個體診所等,配送品種廣泛。公司是國內知名的藥品流通企業,擁有明顯的區域競爭優勢,具有較好的商業信譽,目前為黑龍江省內最大的醫藥商業公司。公司自建的物流中心擁有一流的倉儲設施設備,低溫商品實現全程冷鏈運輸,保證藥品質量;在面向零售藥店、醫藥經銷企業的醫藥批發模式方面,公司充分發揮批零一體化渠道服務、銷售網絡等方面的優勢,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開展增值服務,不斷加強與藥品生產企業的深度戰略合作,提高對重磅新品的開發力度,持續擴大品種優勢。目前已將配送網絡拓展到吉林、內蒙古等黑龍江省外市場。 ?。?)醫藥零售業務經營模式 公司充分利用現有的營銷網絡、經營品種和物流配送能力,以直營連鎖方式開展醫藥零售業務,積極推進DTP藥房布局,利潤主要來自于醫藥產品進銷差價。公司醫藥零售業務采用集中化供應鏈體系,將零售業務的采購統一納入集成化采購目錄中,在藥品配送環節對庫存分布、訂單時間及訂貨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計算,統一規劃物流進而降低零售平臺公司與各節點企業運營成本。公司積極打造標準化、專業化、模式化的門店經營模式,經過多年發展,公司擁有“人民同泰”、“新藥特藥”等零售品牌,旗下的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公司擁有分布在黑龍江省內的眾多零售門店,其營業收入排名黑龍江省前列,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公司依托信息化、數據化信息等創新平臺建設,打造“互聯網+”健康服務平臺。公司O2O模式的推廣為公司帶來客流和銷售業績的增長,黑龍江省主要業務區域均全面融合線上和線下的藥品零售服務。報告期末,公司旗下直營門店數量372家,其中哈爾濱市內門店257家,市外門店115家,新增門店18家。零售門店加大會員營銷力度,創新營銷模式,拉動銷售增長,會員人數達279萬人,會員銷售占比達70%以上。 ?。ㄈ┦袌龅匚?/p> 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實現了從化學原料藥到制劑、中藥、生物制劑、保健品以及醫藥商業的產業布局,產品管線具有行業領先優勢。在抗感染、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和營養補充劑等最具用藥規模和成長性的治療領域,形成比較完善的產品布局,公司核心產品青霉素和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制劑、補鈣補鋅系列營養補充劑、拉西地平片等心腦血管類產品及注射用鹽酸羅沙替丁醋酸酯等消化類產品在各自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 ?。ㄋ模﹫蟾嫫趦葮I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醫藥行業日趨規范的監管環境和市場競爭壓力,在做好公司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對外積極參與全面抗疫工作中。 公司針對行業政策、市場變化,緊跟行業發展契機,多元化營銷并行,重新梳理細分各業務版塊,聚焦專業領域,借助信息化技術工具,加強精細化管理,聚焦目標市場,擴充營銷團隊,快速引入專業人才,分區域提升市場準入能力,增加終端覆蓋及掌控等工作。推進合規經營,不斷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促進公司平穩、高質量發展。面對新冠疫情對實體藥店銷售的影響,公司積極拓展新渠道與新業務模式,擴大線上銷售渠道,提升公司銷售業績。同時,全面提高生產精細化管控能力,參考外部市場建議、結合內部環境、對標行業現狀,優化管理流程,減少冗余資源投入,優化和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及績效管理體系,提升公司管理能力,促進公司平穩、高質量發展。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ㄒ唬┢放苾瀯?/p> 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民族品牌。經過多年的品牌經營與維護,樹立了公眾認知度高、內涵豐富的品牌形象。目前,公司擁有“哈藥”、“三精”、“世一堂”、“蓋中蓋”、“護彤”五件馳名商標及“世一堂”一件中華老字號的使用權。累計獲得“中國100最具價值消費品牌”、“品牌中國金譜獎——中國醫藥行業年度十佳品牌”、“影響中國公益品牌大獎”、“中國行業領袖品牌”、“中國行業十大創新品牌獎”、“健康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企業”、“中國醫藥十大領軍品牌”、“中國醫藥企業公民楷?!?、“中國醫藥新冠疫情聯防聯控獎”、“2021年度中國藥品區縣零售市場品牌勁榜”、“2021年度中國藥品區縣零售市場品牌鋒榜”、“首批龍標品質評價”、“首批中國OTC品牌集群企業”、“2021年度中國化學(601117)制藥行業OTC優秀產品品牌”、“2021年度中國化學制藥行業兒童用藥優秀產品品牌”、“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入圍案例”、“年度消費者信賴醫藥上市企業獎”等多項殊榮,公司品牌價值不斷彰顯。 ?。ǘ┊a品優勢 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從化學原料藥到化學制劑、中成藥、生物制藥、口服液、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產業鏈布局,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元化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鏈條,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擁有豐富的產品資源,擁有1804個藥品批文和86個保健品批文,其中獨家藥品69個,在產在銷的237個品規進入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在產在銷的126個品規進入2021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制劑、補鈣系列藥品、保健品等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為公司利用品牌優勢和產品資源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ㄈ┵|量優勢 公司擁有多年藥品生產經營歷史,一貫堅持“為人類健康提供良心好藥”,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建立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形成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持續提升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水平。嚴把產品質量關,以為市場提供高質量產品為己任,主導產品療效確切、質量穩定、安全可靠,在產品品質和技術含量等方面均具有獨特的優勢。 ?。ㄋ模┛蒲袃瀯?/p> 公司以市場為導向,持續建立開放創新的研發體系。國家藥監局批復黑龍江省藥檢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與我公司合作的“中藥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成立,是黑龍江省成立的首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在北京成立“北京創新制劑研發中心”,以高難度仿制藥或改良型新藥研發、特色仿制藥搶仿、投資項目快速孵化為目標;“北大醫學-哈藥”核酸藥物協同創新實驗室正開展腫瘤小核酸藥物研發;依托與哈工大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結合哈工大的科研實力和人才優勢與我公司的產業化優勢,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完成科技成果轉化。 ?。ㄎ澹┤瞬艃瀯?/p> 在人才建設方面,公司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建立起現代化、市場化人才選聘與激勵機制,吸引眾多優秀人才服務于哈藥。形成了職業化、高效能的管理人才隊伍,打造了能力突出、素質全面的專業人才隊伍,培育了執行力強、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隊伍,在管理、生產、技術、營銷、研發等多領域,以人才優勢構筑公司發展新優勢。 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02億元,同比上漲18.66%,其中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4.63億元,醫藥商業主營業務收入為92.7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1億元。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醫藥行業整體保持了良好的增長趨勢。疫情之后,國民對于預防、醫療消費觀點顯著改善,醫療消費迎來黃金時代。疫情使得全球化環境的不穩定性與日俱增,國家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對全民醫療保障與能耗雙控的發展目標,堅定了醫療領域方向。 研發端,生物科技與大數據在底層推動產業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型數字化營銷與數字化決策,影響產業的競爭速度與格局;藥品研發ROI與日俱減,使得多元化的合作形式、產業鏈多元且細的分工,都在謀求更加有效的資源分配與組合方式。 營銷端,數字化時代使得細分市場的價值可通過較小的投入來取得,精準營銷、柔性生產,讓準確的細分信息供給與產品供給成為可能。 渠道端,醫藥電商成重要銷售渠道,增長表現強勁,政策明晰網售處方藥,醫藥電商將正式進入全品類階段。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以“為人類健康提供良心好藥”為使命,秉承著“誠信為本、客戶至上、敬業擔當、創新創效”的企業價值觀,依據自身競爭力,實現全面轉型,逐步成為一家值得信賴的、創新型、數智化的醫藥健康企業。 搭建國內和國外開放式研發平臺,以引進和研發仿創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豐富的產品管線;以MAH為契機,實施全面產能優化,實現精益管理卓越制造;深度篩選品種,構建合規營銷體系,加強自營團隊建立,增強營銷推廣,提升終端覆蓋,提高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展服務品種和服務區域,挖掘基層潛力,提升服務效率,鞏固區域流通市場龍頭地位,持續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業務能力建設;提升店內運營水平,降低采購成本,改善服務體驗,構建可擴展數字化支撐體系,打造區域零售龍頭地位;構建市場化的人力資源體系,形成人才發展與領導力建設的機制,重塑哈藥企業文化;優化管控體系和流程,利用工具使管控數字化、透明化、自動化,持續提升效率、協同、決策的水平;利用資本和內部創業機制,實現并購加速增長、培育潛力業務、孵化早期創新齊頭并進。 (三)經營計劃 2022年經營目標:2022年公司計劃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9.36%。同時,公司將控制產品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支出,保持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的穩定,積極尋求和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上經營目標不代表公司對2022年的盈利預測,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受各種內外部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在公司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公司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在產品營銷方面,2022年將重點強化必贏文化,將贏在品牌、贏在終端、贏在客戶、贏在運營、贏在組織等策略與實際業務相融合,融入產品策略、市場準入、回款配送、銷售增量、支持服務等公司發展的核心支撐工作中。首先,公司仍然以重點品種為依托,積極跟進和參與多地區的集中采購,在提供性價比高、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同時,擴大公司品牌影響力。二是抓住政策和產品升級的機遇,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借助新產品上市及潛力產品的開發,充分開拓市場,觸達終端形成互動粘性,提升產品競爭力。三是優化客戶及運營,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同的重點客戶協力前行,形成戰略聯盟。四是強化營銷團隊建設,增強團隊協作和服務意識,加強專業人員的銷售效能管理,不斷優化和提升最小單位效能,為公司營銷目標管理提供堅強的管理支撐。五是在合規前提下,增加產品市場投入,拓寬主流業務合作平臺,豐富市場推廣手段,加強產品推廣和終端市場維護,促進支持業務增長。 在產品研發方面,一是繼續推進一致性評價相關工作,加快重點產品的評價工作,實現對公司業績的有效支撐。二是積極推進仿制藥產品研發立項工作,加快推動在研項目的研發工作,提升公司產品儲備。三是積極推進與國內外企業合作開發與產品引進,優化產品結構,力爭實現對公司產品管線的豐富。四是完善研發質量體系建設,開展跨部門項目管理,保證研究工作有序、有效進行。 在產品生產和產能布局方面,一是推進抗生素原料與制劑、化學藥品與保健食品液體、化藥藥品與保健食品固體、中藥(含飲片)前處理與制劑、化學藥物與抗生素原料、生物藥原料與制劑、兒童藥固體制劑七個核心制造基地的建設和優化。二是通過產線、資源整合,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信息化手段,提高生產體系的運營效率。三是通過降本控費、節約挖潛、實施精益生產,對標行業一流企業,優化PSQDC管理體系,打造產品成本核心競爭力。 在組織與人才發展方面,公司將以學習型組織建設,培育組織的學習力,并將學習力轉化為創造力,激發員工活力、釋放員工潛能,不斷提升競爭優勢;以人才供應鏈建設,挖掘內部人才存量潛力,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的人才隊伍,并引入外部人力資源市場,構建公司外部行業人才庫,打造可持續競爭優勢,支撐公司戰略發展。同時,通過績效管理體系優化與實施,營造全員創新創效的組織氛圍,形成“上下同欲者勝”的績效文化,合力引燃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行業政策風險 國家政策對醫藥企業具有強制性約束力,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多項行業政策和法規深刻地影響著國內醫藥企業的未來發展,使公司面臨行業政策變化的風險?!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和管理考核,支持社會辦醫,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以及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等建議。在長線利好的大前提下,目前政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仍處于適配調整階段,尤其是隨著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覆蓋面不斷擴大以及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醫藥行業的流通模式、經營模式等都可能面臨進一步的調整。 應對措施:公司將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加強對政策的解讀與分析,提前做好資源調整配置工作,推動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根據市場變化主動適時調整經營策略。 2.研發風險 醫藥行業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點,產品研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低成功率的特點,從確定研發方向立項到研制、臨床試驗報批再到投產,都存在周期長、環節多且復雜的情況,可能出現藥品上市后銷售情況不達預期或藥品研發失敗的風險。 應對措施:關注和研判市場需求,科學立項,完善科研體系建設,強化產品研發的風險控制,降低研發風險,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3.原材料采購風險 受宏觀經濟通脹壓力影響,疊加環保、能源、運輸、產能、匯率、疫情反復和天氣等多種因素,特別是國際能源價格大幅攀升,帶動有色金屬和石油化工行業生產成本整體上漲,使公司采購成本持續攀升。公司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甚至部分原材料供應短缺等風險。 應對措施:針對不同原材料按屬性分類別制定相應采購策略,跟蹤市場選擇采購時機,組織好生產運營,持續控本增效。 4、疫情風險 2021年全球疫情依然嚴峻,人類依然被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威脅所籠罩。雖然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了各行各業的持續恢復,但仍存在疫情在局部地區復發的風險。鑒于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仍不明朗,公司生產經營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 應對措施:公司將密切關注疫情形勢變化,堅持落實國家及省市疫情防控政策,適時調整生產、銷售措施,降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本文地址:/jyzc/293741.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