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徐佐君
傳統建筑、古建基因、設計模塊、智能裝配……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總決賽上,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的裝配式仿古建筑營造設計,獲“高校主賽道師生共創組”國家銀獎。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呂楠表示,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厚植創新創業土壤,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傳統符號是包含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深遠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的標識?,F代設計一直受到符號的深遠影響。如何實現符號寓意在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需要更加先進的理念、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堅定的決心……”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之星”“青島拔尖人才”魯漢在該學院創新大講堂上講道。大講堂沒有“你聽我講”,沒有“生硬灌溉”,充滿技巧干貨和思維碰撞,座無虛席、場場爆滿。
“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才能取得‘寓教于樂’的理想效果。創新大講堂通過定期舉辦高質量報告會,將學術前沿和優秀文化帶進課堂,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專業自信,培育敢闖會創的可貴品質?!痹撛狐h委副書記、副院長徐佐君說。
據統計,該學院每年有上萬人次的學生參與到“藝堂好課”活動中,借助各類藝術形式與設計載體,將集思想性與創造性于一體的創作理念照進現實。
“這個學期以來,學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與慶祝建黨百年活動,成立了‘藝術創新實踐工作坊’,深入全國各地開展藝術創新實踐活動,收到了積極的效果?!鼻鄭u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孫波說。
實踐是創意的源頭活水,發揮專業特色,進行以百年黨史、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創意墻繪,參與山東省費縣第一書記村——北天井汪村的農產品包裝設計與宣傳,借助“直播”平臺銷售營銷寧夏西吉將臺堡鎮特色農產品,為山東臨沭的留守兒童開設繪畫、手工、剪紙、舞蹈、音樂等互動小課堂。
依托學科優勢,積極投身基層治理服務,在青島市市北區以“嵌入社區的發光體”為主題,著力打造基層治理新生態,為社區網格注入了青春活力和紅色能量,讓居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投身革命老區、服務城鄉社區的過程中,我對創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航向和奮斗目標。用腳步丈量祖國、用創造詮釋擔當正是新時代青年的錚錚誓言?!痹搶W院環境設計專業三年級本科生趙超說。
近日,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與東方家園裝飾公司簽訂了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合作意向書,類似這樣的創新創業基地還有近50個。近年來,該學院發揮智力優勢,先后為基地輸送高級設計總監、工業工程碩士近百人。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在廣受社會青睞的同時,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
此外,為了實現科研成果與科技需求的無縫對接、引領科研成果轉化,該學院攜手青島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聯合市北區創新開展政產學研融合發展,深化創意資源與市場的融合,實現學院知識溢出及技術輻射與企業的產業平臺的效能優化,促進文創產業鏈的多維互動,為青年學子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
“學生在哪,創新創業服務就在哪。學院致力于內涵式發展,不僅注重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創新創造長效機制,引導學生融入社會大課堂,而且還提供一站式全過程的保障服務?!畯N藝’與‘菜單’并重,‘家常菜’與‘特色菜’齊飛,切實增強創新創業動能,扎根齊魯大地?!睂O波介紹道。
本文地址:/zmyx/236841.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